□記者王磊實習生閆朋輝文圖
本報訊小區圍牆被拆了一大塊,還裝上個大紅鐵門。最近,住在二七區興華南街錦繡江南小區的居民們好不鬱悶。更讓居民難以接受的是:這已是這段院牆第二次被拆。這段被拆的院牆後面,究竟有哪些貓膩?昨天大河報記者進行一番調查。
事件小區院牆第二次被拆居民難接受
昨日,大河報記者來到二七區興華南街錦繡江南小區。
“今年4月,我們發現小區22號樓門前的院牆被拆了,變成一個大鐵門。”居民謝先生說,這段院牆早在2008年就被拆過一次,“現在這段院牆又被拆了,我們整個小區居民都表示難以接受。”
記者在現場看到,22號樓一單元門口圍牆被拆開,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高兩米寬三米左右的紅色大鐵門,但門口沒門衛室和保安。
“4月初,我們就開始向物業、政府部門反映此事,但是遲遲不見回應。現在院牆被拆了半個月,也不見物業給個說法。”一位要求匿名的小區居民說。
說法拆圍牆開門是臨街的一樓住戶
為何有人要拆掉這段院牆?
小區居民說,這段院牆擋住一些人財路。居民孟先生說,因為22號樓一樓有臨街優勢,早在2008年,該樓一樓的業主們聯合起來,趁夜間將圍牆推倒。
小區物業管理公司鄭州市人文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李經理說,這件事情鬧得很大,後來查明,是該小區22號樓一樓居民,為了把一樓住宅改成商鋪,拆掉了擋住一樓和街道之間的院牆。事發後,有關部門聯合對該段院牆進行恢復。
曾舉報院牆被拆的居民孟先生說,他和鄰居都曾發現,今年4月第二次拆除院牆的,正是這棟樓一樓一個業主。但是哪一家他們卻無法確認。
進展政府部門決定修複圍牆
“經初步調查,22號樓一單元有一戶換了新業主。新業主拆牆裝門,計劃把一樓住宅改成商鋪進行經營。”物業公司李經理說。
長江路街道辦事處五號街坊社區趙書記說,該小區交房時,22號樓就是一棟住宅樓,一樓並非臨街商鋪,居民無論是拆牆還是“住改商”,都不符合規定。
趙書記說,社區多次派人上門找這名業主溝通,但始終沒見到業主,無奈社區在該戶門上和樓道門處都張貼了通知和施工公告,並無人回應。
昨天下午,記者將問題反映給鄭州市房管、規劃兩部門。昨天下午6點,記者收到鄭州市規劃、房管以及該小區街道辦的回覆:決定對被破壞圍牆進行修複,已經聯繫施工方進行工程預算,預計在3日以後會施工。
新聞延伸
居民私拆小區院牆應承擔什麼責任
鄭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說,小區私自拆圍牆一經發現,物業、社區和辦事處會首先和業主進行溝通,要求當事人儘快恢復。如果業主拒絕恢復,房管、規劃等部門會責令其進行恢復。如果有人在施工過程中阻撓或者妨礙的話,執法部門會聯合公安部門按照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對其處罰。
徵集
您身邊有哪些關於小區的稀罕事兒、高興事兒、難辦的事兒,都可以向本報熱線96211(請註明轉“今天到你家”欄目)、電子郵箱wanglei6872@163.com反映,我們將深入採訪。 (原標題:一樓住戶在小區圍牆上開門惹眾怒政府部門回覆:決定對被破壞圍牆進行修複,3日後施工)
- Jun 02 Mon 2014 18:09
一樓住戶在小區圍牆上開門惹眾怒政府部門回覆:決定對被破壞圍牆進行修複,3日後施工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